欢迎访问华阳河农场! 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
今天是:
金色稻浪翻滚,“千亩方”交出高产答卷!
浏览次数:312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10-17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探秘华阳河农场公司水稻示范田的丰收密码

20251017161326253_uhExiIiv.jpg

走进华阳河农场公司的“千亩方”水稻示范田,金黄色的稻穗连片成海,微风送来阵阵稻香。从一粒种子到翠绿禾苗,再到眼前翻滚的稻浪,这片土地正静静诉说着高产的秘密。

20251017161331254_DxM1oZ0V.jpg

2025年,华阳河农场公司“千亩方”水稻示范田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高产答卷。

为扎实推进农垦“两大行动”,提升稻麦周年产量与效益,农场公司于2025年6月在第六农业分场集中连片区域打造了一片总面积1142.06亩的示范田,目标明确指向“稻谷+小麦”周年亩产突破1100公斤。

20251017161336255_5mIYlSMQ.jpg

自安徽农垦集团印发《统一经营“千亩方”示范田创建工作方案》以来,农场公司迅速响应,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,明确责任、细化任务,全力推动示范田建设落地落实。   

良种良法结合,科技赋能生产

在品种选择上,示范田主推抗逆性强、丰产性好、米质优良的水稻品种“袁两优1000”,为高产稳产打下坚实基础。在种植环节,搭载卫星导航的高速插秧机实现标准化精准作业,确保秧苗行株距均匀、基本苗合理,为丰产丰收搭架。

农场公司技术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围绕‘精’字做文章,通过精细整地、精量播种、精心管理等措施,实现示范田水稻整体长势明显优于其他田块。”

智慧田管,精准应对气象挑战

针对田块原有高差,农场公司采用大型机械进行精细平整,显著提升耕地平整度,确保灌溉均匀、排水通畅。在肥料施用上,依托土壤监测数据与作物需肥规律,推广使用农场公司自产的定制配方肥,配合精准追肥与优化灌溉,实现化肥减量,水肥利用效率提升约10%。

农场公司结合《沿江水稻机插秧“千亩方”栽培技术》与本地实际,优化生产技术方案,依托植保《病虫情报》推广无人机统防统治,实现农药减量增效。针对示范田水稻扬花期间的高温热害,农场公司积极采取“昼灌夜排”、叶面补肥等措施,以最大限度减轻灾害影响。

围绕“千亩方”数字化建设目标,农场公司与易刚高科公司合作,搭建起集环境监测、农事记录、投入品管理、长势监测与产量预估于一体的智慧农业管理平台,实现水稻生产全程可追溯、可监管、可预警。

降本增效,数据见证种植效益

农场公司建立示范田专项成本核算体系,对各项投入逐一记录、精准核算。示范田实现亩均降本增效50元,亩均增产增效140元,合计增效190元。这不仅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,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套可复制的管理模式。

华阳河农场公司“千亩方”示范田的成功实践,不仅实现了自身的高产高效,更形成了一套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现代化水稻种植模式,为周边农户提供了技术示范,也为区域粮食产能提升和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。

(撰稿:刘子豪      审稿:方琴)